时间: 2025-04-23 10:10:07
他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忿世嫉俗,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批评。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0 16:00:26
句子:“他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忿世嫉俗,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批评。”
时态: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性的行为。 语态:主动语态。 句型:陈述句。
同义词:
反义词:
句子描述了一个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持有批判态度的人,并通过社交媒体表达其观点。这种行为在当今社会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环境中。
使用场景: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Twitter等。 效果:可能引起公众关注、讨论,也可能引发争议。 礼貌用语:在表达批评时,应注意语气的委婉和礼貌,避免过于直接或冒犯。
不同句式:
文化意义:忿世嫉俗反映了人们对社会不公的普遍关注和不满,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动力。 相关成语:愤世嫉俗、不平则鸣。
英文翻译:He is cynical about social injustices and often criticizes them on social media.
重点单词:
翻译解读:句子表达了一个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态度,并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公开表达。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在当今社会,社交媒体是人们表达观点和批评的重要平台,这种行为反映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1. 【发表】 向集体或社会表达(意见);宣布:~谈话|~声明|代表团成员已经确定,名单尚未正式~;在报刊或互联网上登载(文章、绘画、歌曲等):~论文丨他一年内~了好几篇小说。
2. 【媒体】 指交流、传播信息的工具,如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
3. 【忿世嫉俗】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同“愤世嫉俗”。
4. 【批评】 指出好坏圈点批评。也专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批评教┯|虚心接受批评。
5. 【现象】 见本质与现象”。
6. 【社交】 谓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应酬。
7. 【社会】 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8. 【经常】 平常;日常~费ㄧ积肥是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常常;时常他俩~保持联系ㄧ要~注意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