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8:12:56
他为了省钱买了劣质商品,结果频繁出问题,得不偿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0 07:51:05
句子:“他为了省钱买了劣质商品,结果频繁出问题,得不偿丧。”
句子时态为过去时,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一个人为了省钱而购买劣质商品,最终导致频繁出现问题,损失大于所得的情况。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反映了消费者在追求经济效益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告诫或提醒他人不要因小失大。使用“得不偿丧”这个成语增强了语气的严肃性和警示性。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得不偿丧”是一个**成语,源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得不偿丧,不如勿为。”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决策时要权衡利弊,避免因小失大。
句子在上下文中可能用于讨论消费者行为、产品质量和风险管理。在社会语境中,它提醒人们在做出购买决策时要考虑长远利益,避免因短期节省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1. 【劣质】 属性词。质量低劣:~煤|~烟酒。
2. 【商品】 为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作为使用价值,一商品与另一商品有质的区别,能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作为价值,仅有量的不同,在等价的基础上可以相互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决定,价值则由抽象劳动所形成。不是劳动产品的水、空气等自然物虽然对人有用,但不是商品;不是用来交换而直接由自己消费的产品,或为他人生产但不经过交换的产品,也不是商品。
3. 【得不偿丧】 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同“得不偿失”。
4. 【结果】 结果1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优良的成绩,是长期刻苦学习的~ㄧ经过一番争论,~他还是让步了。 结果2 [jiéguǒ]将人杀死(多见于早期白话)。另见jiē∥guǒ。
5. 【问题】 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 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
6. 【频繁】 (次数)多:交往~|~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