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22:13:38
这本书的内容详实,作者不欺屋漏地记录了每一个细节。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02:18:40
句子:“[这本书的内容详实,作者不欺屋漏地记录了每一个细节。]”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过去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表达的是作者在写作时非常细致和诚实,没有遗漏任何细节。这种描述通常用于评价学术或纪实类作品,强调作者的专业性和诚信。
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用于赞扬作者的工作态度和作品的质量。使用“不欺屋漏”这样的成语增加了表达的文雅和深度。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在翻译中,“不欺屋漏”被解释为“meticulously”或“without omission”,强调了作者的细致和完整性。
在上下文中,这样的句子通常出现在书评或学术讨论中,用于评价作者的工作质量和作品的可靠性。语境强调了作者的诚信和专业性。
1. 【不欺屋漏】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1. 【一个】 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 整个; 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 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2. 【不欺屋漏】 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3. 【内容】 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哲学名词。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
4. 【细节】 无关紧要的小事生活细节|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5. 【记录】 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在案;当场记录下来的材料:会议~;做记录的人:推举他当~;也作纪录;同“纪录”。
6. 【详实】 也作翔实”。详细而确实观点鲜明,材料详实|资料翔实,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