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29 17:30:45

句子

在古代战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一种常见的动员方式。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20:02:43

1.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古代战争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是一种常见的动员方式。”

  • 主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谓语:“是”
  • 宾语:“一种常见的动员方式”
  • 时态:一般现在时,表示一种普遍现象或事实。
  • 语态:主动语态。
  • 句型:陈述句,直接陈述一个事实或观点。

2. 词汇学*

  • 斩木为兵:意为砍伐树木制作武器。
  • 揭竿为旗:意为举起竹竿作为旗帜。
  • 动员方式:指组织和激励人们参与战争的方法。

3. 语境理解

  • 句子描述的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常见做法,即利用自然资源(木头和竹竿)来制作简单的武器和旗帜,以此来动员士兵和民众参与战斗。
  • 这种做法反映了古代战争的原始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4. 语用学研究

  •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描述古代战争的特点和策略。
  • 这种描述有助于理解古代战争的动员机制和文化背景。

5. 书写与表达

  • 可以改写为:“古代战争中,人们常通过砍伐树木制作武器和举起竹竿作为旗帜来动员士兵。”
  • 或者:“在古代,战争动员的一种常见做法是斩木为兵和揭竿为旗。”

. 文化与

  • 这种做法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利用。
  • 相关的成语或典故可能包括“揭竿而起”,意为举起旗帜起义。

7.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In ancient warfare, cutting trees to make weapons and raising poles as flags was a common method of mobilization.
  • 日文翻译:古代の戦争では、木を切って武器にし、竿を揭げて旗にすることは一般的な動員方法であった。
  • 德文翻译:Im antiken Kriegsführung war das Abschlagen von Bäum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ffen und das Hochhalten von Stangen als Flaggen eine übliche Mobilisierungsmethode.

翻译解读

  • 英文翻译保持了原句的结构和意义,清晰地传达了古代战争中的动员方式。
  • 日文翻译使用了适当的敬语和表达方式,符合日语的语法*惯。
  • 德文翻译准确地表达了原句的意思,使用了德语中相应的词汇和结构。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 这个句子通常出现在讨论古代战争策略、军事历史或文化传统的文本中。
  • 它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战争中资源利用和动员策略的原始性。

相关词

1. 【一种】 一个种类; 一个部族; 一样;同样。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常见】 经常可以见到。

4. 【战争】 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人类历史出现阶级以后的社会现象。是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实质。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战争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有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两类。

5. 【揭竿】 举竿;持竿; 特指武装暴动; 竖立旗竿。

相关查询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一无所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并包 口钳 包含毙的成语 亅字旁的字 包含哺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锭子药 马壮人强 西汉 包含储的成语 殳字旁的字 包含沿的成语 妍皮痴骨 毋字旁的字 坐薪悬胆 改产 夕字旁的字 空空洞洞 轶群绝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