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4 00:39:46
老师教导我们写作文要去粗取精,避免冗长和无关的内容。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4 01:15:58
句子:“[老师教导我们写作文要去粗取精,避免冗长和无关的内容。]”
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时态为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这个句子出现在教育语境中,强调写作时应注重质量而非数量,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保留核心内容。这反映了教育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即清晰、简洁、有重点。
这个句子在教育场景中使用,旨在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质量。它传达了一种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语气正式且具有指导性。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去粗取精”是一个**成语,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简洁和精华的追求。在教育中,这一理念被用来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体现了文化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不同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用词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保持一致,即强调写作时的精炼和相关性。
这个句子通常出现在教育材料或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中,强调写作技巧和内容选择的重要性。在不同的文化和教育体系中,这一理念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同写作应清晰、有逻辑、有重点。
1. 【去粗取精】 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1. 【内容】 物件里面所包容的东西; 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 哲学名词。指事物内在因素的总和。与"形式"相对。世界上任何事物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并随着内容的发展而改变。但形式又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对内容的发展起有力的促进作用。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
2. 【冗长】 (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
3. 【去粗取精】 除去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4. 【教导】 教育指导:~处|~有方。
5. 【无关】 没有关楗或不上门闩。语出《老子》"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原意是善闭门者,不用门闩,别人也开不了◇以"无关"谓善守其道,则坚不可破; 不涉及;没有关系; 特指没有重大﹑紧要关系。
6. 【避免】 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防止~冲突ㄧ看问题要客观、全面,~主观、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