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29 11:46:08

句子

他在聚会上成精作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06:38:34

语法结构分析

  1. 主语:“他”
  2. 谓语:“成精作怪”
  3. 宾语:无直接宾语,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中的“大家”可以视为间接宾语。
  4. 时态:一般过去时,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
  5. 语态:主动语态。 *. 句型:陈述句。

词汇学*

  1. 成精作怪:形容某人行为古怪、滑稽,通常带有幽默或戏谑的意味。
  2. 逗得:使某人感到有趣或开心。
  3. 哈哈大笑:形容笑声很大,非常开心。

语境理解

句子描述了在聚会这样的社交场合中,某人通过滑稽或古怪的行为逗乐了在场的其他人。这种行为在社交场合中通常是为了活跃气氛,增进人际关系。

语用学分析

  1. 使用场景:社交聚会、朋友间的互动。
  2. 效果:增强气氛,促进人际交流。
  3. 礼貌用语:虽然“成精作怪”带有一定的戏谑意味,但在这种语境下通常不会被视为不礼貌。

书写与表达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 他在聚会上表现得非常滑稽,让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 他的古怪行为在聚会上引起了阵阵笑声。

文化与*俗

  1. 文化意义:在**文化中,聚会时的幽默和滑稽行为被视为增进友谊和活跃气氛的方式。
  2. 相关成语:“逗趣”、“逗乐”等。

英/日/德文翻译

  1. 英文翻译:He acted like a prankster at the party, making everyone burst into laughter.
  2. 日文翻译:彼はパーティでいたずらっ子のように振る舞い、みんなを笑わせた。
  3. 德文翻译:Er verhielt sich auf der Party wie ein Spötter und ließ alle in Gelächter ausbrechen.

翻译解读

  1. 英文:强调了“prankster”(恶作剧者)和“burst into laughter”(爆发出笑声)。
  2. 日文:使用了“いたずらっ子”(恶作剧的孩子)和“笑わせた”(让人笑)。
  3. 德文:使用了“Spötter”(嘲弄者)和“in Gelächter ausbrechen”(爆发出笑声)。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在所有翻译中,都强调了行为的有趣性和引起的笑声,这与原句的语境和意图相符。这些翻译都准确地传达了原句的幽默和社交氛围。

相关成语

1. 【成精作怪】 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的活动。

相关词

1. 【大家】 著名的专家:书法~|~手笔;世家望族:~闺秀。

2. 【成精作怪】 变成精怪,兴风作浪。比喻人捣乱骚扰,从事不正当的活动。

相关查询

爱屋及乌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爱憎分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脚书橱 还辙 弃暗投明 两点水的字 裕民 包含韧的词语有哪些 桃开头的成语 短剑 浩开头的成语 石字旁的字 指空话空 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学 用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七张八嘴 四点底的字 相视莫逆 业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