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5:31
那个偷窃的少年最终成了千夫所指。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3 16:48:16
句子“那个偷窃的少年最终成了千夫所指。”是一个陈述句,其基本结构如下:
句子的时态是过去时,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语态是主动语态,主语“那个偷窃的少年”是动作的执行者。
句子描述了一个少年因为偷窃行为而受到众人的指责。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道德、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背景下使用,强调了不良行为的社会后果。
这个句子可能在教育、法律或社会评论的语境中使用,用来说明不良行为的后果。它传达了一种道德评判和社会责任的信息。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千夫所指”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行为而受到广泛的指责。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道德行为的重视和社会舆论的力量。
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青少年犯罪、道德教育或社会反应的文本中出现。它强调了个人行为对社会评价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不良行为的集体反应。
1. 【千夫所指】 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