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19 06:16:43

句子

那个偷窃的少年最终成了千夫所指。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3 16:48:16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那个偷窃的少年最终成了千夫所指。”是一个陈述句,其基本结构如下:

  • 主语:那个偷窃的少年
  • 谓语:成了
  • 宾语:千夫所指

句子的时态是过去时,表示动作已经完成。语态是主动语态,主语“那个偷窃的少年”是动作的执行者。

词汇分析

  • 那个:指示代词,用于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
  • 偷窃:动词,表示非法地拿走别人的财物。
  • 少年:名词,指年轻的男性。
  • 最终:副词,表示在时间或顺序上的最后。
  • 成了:动词,表示变化的结果。
  • 千夫所指:成语,意思是很多人指责或批评。

语境分析

句子描述了一个少年因为偷窃行为而受到众人的指责。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道德、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背景下使用,强调了不良行为的社会后果。

语用学分析

这个句子可能在教育、法律或社会评论的语境中使用,用来说明不良行为的后果。它传达了一种道德评判和社会责任的信息。

书写与表达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 “由于偷窃行为,那个少年最终遭到了众人的指责。”
  • “那个少年因偷窃而最终成为众人批评的对象。”

文化与习俗

“千夫所指”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学作品,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行为而受到广泛的指责。这个成语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道德行为的重视和社会舆论的力量。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The boy who stole eventually became the target of public condemnation.
  • 日文翻译:盗んだ少年は最終的に世間の非難の的になった。
  • 德文翻译:Der Junge, der gestohlen hat, wurde schließlich zum Ziel öffentlicher Verurteilung.

翻译解读

  • 英文:强调了“public condemnation”,即公众的谴责。
  • 日文:使用了“世間の非難”来表达“千夫所指”的意思。
  • 德文:使用了“öffentlicher Verurteilung”来传达“千夫所指”的含义。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青少年犯罪、道德教育或社会反应的文本中出现。它强调了个人行为对社会评价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不良行为的集体反应。

相关成语

1. 【千夫所指】 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相关词

1. 【偷窃】 盗窃; 犹苟得。

2. 【千夫所指】 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相关查询

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 孜孜矻矻 孜孜以求 孜孜矻矻 孜孜以求 孜孜矻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罕闻寡见 赐福 剿杀 包含拿的成语 磕头如捣 閠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多见广识 负土成坟 日结尾的成语 中央氏 包含眦的词语有哪些 川字旁的字 雨润云温 入字旁的字 包含诂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千头橘奴 怯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