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29 16:04:44

句子

历史上的暴君常常对异己者施以斧钺之诛,以巩固自己的权力。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19:55:45

1. 语法结构分析

  • 主语:“历史上的暴君”
  • 谓语:“常常对异己者施以斧钺之诛”
  • 宾语:“异己者”
  • 时态:一般现在时,表示普遍真理或*惯性动作。
  • 语态:主动语态。
  • 句型:陈述句。

2. 词汇学*

  • 历史上的暴君:指历史上那些专制、残暴的统治者。
  • 常常:表示经常性或*惯性的行为。
  • 异己者:指与自己意见或利益不同的人。
  • 施以斧钺之诛:用斧钺(古代兵器)进行处决,比喻残酷的惩罚。
  • 巩固:加强,使更稳固。
  • 权力:统治或控制他人的力量。

3. 语境理解

  • 句子描述了历史上暴君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对异己者进行残酷的惩罚。
  • 这种行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反映了权力斗争中的残酷性和暴君的专制本质。

4. 语用学研究

  • 句子用于描述历史现象,强调暴君的残暴和权力的残酷性。
  •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描述可能用于批判暴政或警示权力滥用。

5. 书写与表达

  •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为了巩固权力,历史上的暴君经常对异己者施以残酷的惩罚。”

. 文化与

  • “斧钺之诛”反映了古代刑罚的残酷性,与古代社会的法律和刑罚制度相关。
  • 这种描述也体现了对暴政的批判和对权力滥用的警示。

7.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Historically, tyrants often inflicted the death penalty with an axe and battle-axe on dissenters to consolidate their power."
  • 日文翻译:"歴史上の暴君は、しばしば異己者に斧と鉞の死刑を科し、自らの権力を強化した。"
  • 德文翻译:"In der Geschichte führten Tyrannen oft die Todesstrafe mit Äxten und Streitäxten gegen Andersdenkende aus, um ihre Macht zu festigen."

翻译解读

  • 英文:强调了暴君对异己者的死刑,以及这种行为的目的——巩固权力。
  • 日文:使用了“斧と鉞の死刑”来表达“斧钺之诛”,保留了原文的残酷性。
  • 德文:使用了“Todesstrafe mit Äxten und Streitäxten”来表达“斧钺之诛”,同样强调了刑罚的残酷性。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 句子在描述历史现象时,强调了暴君的残暴和对异己者的残酷惩罚,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暴君的专制本质。
  •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这种描述可能用于批判暴政或警示权力滥用,强调了权力不应被滥用的道德和伦理观点。

相关成语

1. 【斧钺之诛】 《庄子·至乐》:“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相关词

1. 【历史】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过去事实的记载;指历史学。

2. 【巩固】 坚固;不易动摇(多用于抽象的事物):基础~|政权~;使坚固:~国防|~工农联盟。

3. 【常常】 时常,经常; 平常;平庸。

4. 【异己】 同一集体中在立场、政见或重大问题上常跟自己有严重分歧甚至敌对的人:~分子|排除~。

5. 【斧钺之诛】 《庄子·至乐》:“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杀死。用斧、钺杀人的刑罚。泛指死刑。

6. 【施以】 给予。

7. 【暴君】 暴虐的君主。

8. 【权力】 权位,势力; 指有权力; 指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

9. 【自己】 代词。自身﹐本身; 自己人; 知己亲近;关系密切。

相关查询

举笏击蛇 举笏击蛇 举笏击蛇 举笏击蛇 举笏击蛇 举直厝枉 举直厝枉 举直厝枉 举直厝枉 举直厝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掠脂斡肉 魁帅 构会甄释 感愧无地 哄拥 尢字旁的字 礼金 田字旁的字 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十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宁处 修桥补路 抬炮 月字旁的字 如诉如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