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3:58:00
三国时期,中原逐鹿的战场上,曹操、刘备、孙权各展雄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13:41:46
句子:“[三国时期,中原逐鹿的战场上,曹操、刘备、孙权各展雄才。]”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在中原地区的战场上展示他们的杰出才能,争夺天下。这个句子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三位领导人的竞争关系。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描述历史**,或者在讨论三国历史时引用。句子的语气较为正式,适合用于学术讨论或历史叙述。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如“逐鹿中原”是一个成语,源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比喻争夺天下。了解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翻译时,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保持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句子通常出现在讨论三国历史的文本中,作为对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描述。理解上下文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1. 【中原逐鹿】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1. 【三国】 魏、蜀、吴三国并立的时期(魏,公元220-265;蜀,公元221-263;吴,公元222-280)。参看1369页“魏”、1215页“蜀”、1387页“吴”。
2. 【中原逐鹿】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3. 【时期】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4. 【曹操】 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公元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208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退回北方。被封为魏王,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帝。他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耕,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又多次下令求贤。善写诗歌,作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