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5:33:48
尚德缓刑的观念认为,通过道德教育和宽容的态度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6 23:34:39
句子:“[尚德缓刑的观念认为,通过道德教育和宽容的态度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表达了一种通过道德教育和宽容态度来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这种观念可能源自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社会问题的反思,强调通过非强制手段来实现社会稳定和进步。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句子可能用于讨论社会治理、教育政策或文化传承等话题。它传达了一种温和、包容的语气,旨在强调通过正面引导而非严厉惩罚来达到社会和谐。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尚德缓刑”可能与传统文化中的“仁政”和“德治”思想有关,强调以德服人,通过教育和感化来治理社会。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与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和“和谐”理念相契合。
在讨论社会治理和教育政策时,这种句子强调了通过道德教育和宽容态度来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深刻理解,旨在通过正面引导而非严厉惩罚来达到社会稳定和进步。
1. 【尚德缓刑】 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1. 【促进】 促使前进; 推进;加快。
2. 【可以】 可以1表示可能或能够不会的事情,用心去学,是~学会的ㄧ这片麦子已经熟了,~割了; 表示许可你~走了。参看‘能’条d、e两项。 可以2 [kěyǐ]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 厉害你这张嘴真~ㄧ天气实在热得~。
3. 【宽容】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大度~。
4. 【尚德缓刑】 尚:崇尚;德:德政;缓:放宽。崇尚德政,放宽刑罚。
5. 【态度】 人的举止神情:~大方|耍~(发怒或急躁);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工作~|端正~|~坚决。
6. 【效地】 献地。
7. 【社会】 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8. 【观念】 思想意识:破除旧的传统~;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有时指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