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3:52
在国家政策上,我们既要外攘内安,保护国家安全,也要确保国内稳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5 15:35:34
句子:“[在国家政策上,我们既要外攘内安,保护国家安全,也要确保国内稳定。]”
句子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在特定情境中强调国家政策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对外防御,保护国家不受外部威胁;二是对内维持社会稳定,确保国家内部秩序。这反映了国家治理的双重任务。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强调国家政策的全面性和重要性。使用“既要...也要...”结构,增强了语气的平衡和强调效果。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外攘内安”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内外兼修”的治理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国家治理需要兼顾内外两个方面,既要对外防御,也要对内安定。
翻译时,重点在于传达“外攘内安”和“确保国内稳定”的概念,同时保持原文的平衡语气。
句子通常出现在讨论国家安全政策、社会稳定或国家治理的文本中。它强调了国家政策的全面性和重要性,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双重任务。
1. 【外攘内安】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排除外患,安定内部。
1. 【保护国】 因被迫订立不平等条约将部分主权(如外交主权)交给别国而受其“保护”的国家。是殖民地的一种形式。
2.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3. 【外攘内安】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排除外患,安定内部。
4. 【我们】 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5. 【政策】 国家、政党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是路线、方针的具体化。如中国为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去学习,请外国专家到中国来工作,都是行之有效的政策。
6. 【稳定】 稳固安定;没有变动:水位~|情绪~|社会~;使稳定:~物价|~情绪|~局势;指物质不易被酸、碱、强氧化剂等腐蚀,或不易受光和热的作用而改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