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00:36:06
中原板荡之时,正是考验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关键时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13:41:43
句子:“中原板荡之时,正是考验一个国家凝聚力的关键时刻。”
这是一个陈述句,使用了现在时态和主动语态。句子的结构清晰,主语和宾语通过谓语“是”连接,表达了在特定时期(中原板荡之时)对国家凝聚力的考验。
句子在特定情境中强调了在国家面临动荡时,国家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反映了在困难时期,国家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对于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这句话可能在政治演讲、历史分析或教育材料中使用,用以强调国家在危机时刻的团结和领导力。语气的变化可以影响听众或读者的感受,如强调“关键时刻”可以增加紧迫感。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的“中原板荡”可能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相关,如战乱或政治变革。这反映了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深刻记忆和对国家团结的重视。
翻译时,保持了原句的结构和意义,同时确保了目标语言的流畅性和准确性。重点单词如“板荡”、“凝聚力”和“关键时刻”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准确表达。
在分析这句话时,考虑到它可能出现在讨论国家历史、政治稳定性或社会团结的文本中。理解其上下文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1. 【中原板荡】 中原:指我国中部,泛指天下;板荡:本《诗经》篇名,内容指周厉王昏淫无道。常用以比喻时局动荡危急。
1. 【一个】 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 整个; 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 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2. 【中原板荡】 中原:指我国中部,泛指天下;板荡:本《诗经》篇名,内容指周厉王昏淫无道。常用以比喻时局动荡危急。
3. 【凝聚力】 内聚力;泛指使人或物聚集到一起的力量:增强集体的~。
4.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5. 【考验】 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革命战争~了他ㄧ我们的队伍是一支久经~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