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8:35:19
这本书通过教猱升木的方式,帮助我理解了抽象的概念。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15:20:32
句子:“[这本书通过教猱升木的方式,帮助我理解了抽象的概念。]”
句子时态为过去时,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句型为陈述句,直接陈述一个事实。
句子在特定情境中表达的是一本书籍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教猱升木)来帮助读者理解原本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这可能是在教育、哲学或科学领域中常见的情境。
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可能用于推荐书籍或分享学*经验。使用“教猱升木”这样的成语增加了语言的文雅和深度,同时也隐含了对书籍方法的赞赏。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教猱升木”是一个**成语,源自《庄子·外物》,原意是教猴子爬树,比喻用巧妙的方法解决问题。这个成语的使用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智慧和方法的重视。
在翻译中,“教猱升木”被直接翻译为“teaching apes to climb trees”(英文)、“猿を木に登らせる”(日文)和“Unterrichtens von Affen zum Klettern auf Bäume”(德文),保留了成语的原始形象和比喻意义。
在上下文中,这句话可能出现在书评、学*分享会或教育讨论中,强调书籍的教学方法对理解抽象概念的有效性。语境中可能包含对书籍内容的进一步讨论,以及对“教猱升木”这一成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的评价。
1. 【教猱升木】 猱:猴子的一种。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1. 【帮助】 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以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援互相~ㄧ~灾民。
2. 【抽象】 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跟“具体”相对):看问题要根据具体的事实,不能从~的定义出发。
3. 【教猱升木】 猱:猴子的一种。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4. 【方式】 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工作~|批评人要注意~。
5. 【概念】 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 ‘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