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01:44:46
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都不可偏废。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8 11:49:05
句子“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都不可偏废。”是一个陈述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这个句子使用了现在时态,表达的是一种普遍的、持续的观点。
这个句子强调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往往被优先考虑,而文化传承可能被忽视。这句话提醒人们,文化传承同样重要,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发展而牺牲文化。
这句话通常用于政策讨论、教育讲座或公共演讲中,用以强调经济和文化平衡发展的重要性。它传达了一种平衡和全面的观点,旨在引起听众对文化价值的重视。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这句话反映了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和“经世致用”的思想,即文化和经济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被视为民族身份和历史连续性的重要体现。
在翻译时,保持了原句的平衡和对等性,确保了“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承”在目标语言中的同等重要性得到体现。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讨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政策或文化遗产保护的文本中。它强调了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性。这种平衡的观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1. 【不可偏废】 偏废:侧重一方,忽略另一方。指两方面都应同样重视,不能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
2. 【传承】 传授和继承:木雕艺术经历代~,至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3. 【发展】 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事态还在~ㄧ社会~规律; 扩大(组织、规模等)~新会员 ㄧ~轻纺工业。
4. 【建设】 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经济~ㄧ组织~ㄧ~家园ㄧ~现代化强国 ◇思想~。
5. 【文化】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6. 【社会】 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7. 【经济】 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 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作物 ㄧ~昆虫; 个人生活用度他家~比较宽裕; 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作者用非常~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 〈书〉治理国家~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