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5:57:35
在政治学中,拨乱为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动荡时期恢复稳定和秩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1 20:52:41
句子:“在政治学中,拨乱为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动荡时期恢复稳定和秩序。”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在政治学的背景下讨论“拨乱为治”这一概念,强调其在动荡时期恢复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这反映了政治学中对于如何应对和解决社会危机的关注。
在实际交流中,这句话可能用于讨论政治改革、社会稳定或危机管理等话题。它传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即通过正确的策略和行动可以克服困难,恢复秩序。
“拨乱为治”这一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于秩序和稳定的重视。在历史上,这一概念多次被用于描述政治改革和社会重建的过程。
1. 【一个】 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 整个; 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 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
2. 【动荡】 波浪起伏湖水~; 比喻局势、情况不稳定;不平静社会~ㄧ~不安ㄧ~的年代。
3. 【恢复】 变成原来的样子:秩序~了|健康已完全~;使变成原来的样子;把失去的收回来:~原状|~失地。
4. 【拨乱为治】 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5. 【政治学】 研究国家学说﹑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史的科学。
6. 【概念】 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马、白纸等事物里抽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得出 ‘白’的概念。
7. 【秩序】 有条理﹐不混乱;符合社会规范化状态。
8. 【稳定】 稳固安定;没有变动:水位~|情绪~|社会~;使稳定:~物价|~情绪|~局势;指物质不易被酸、碱、强氧化剂等腐蚀,或不易受光和热的作用而改变性能。
9. 【重要】 指重镇﹑要地; 谓重大而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