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2:45:39
老师通过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以微知著地察觉到了他的不安。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0 12:48:09
句子:“[老师通过学生细微的表情变化,以微知著地察觉到了他的不安。]”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现在完成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一位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变化,敏锐地察觉到了学生的内心不安。这种情境常见于教育或心理辅导中,老师或辅导员通过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行为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句子可能用于描述某人敏锐的观察力或对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使用这样的句子可以传达出说话者对细节的关注和对他人情感的敏感性。
句子中的“以微知著”是一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哲学思想,强调通过细微的迹象来推断整体情况。这反映了文化中对细节和整体关系重视的传统。
句子可能在描述一个教育场景,老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行为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这种观察在教育心理学和人际沟通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学生。
1. 【以微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1. 【不安】 不安定;不安宁:忐忑~|坐立~|动荡~;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总给您添麻烦,真是~。
2. 【以微知著】 微:微小;著: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3. 【变化】 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新的状况:形势~得很快;事物在形态上或本质上产生的新情况:这几年家乡的~特别大。
4. 【学生】 在学校读书的人;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
5. 【细微】 细小;隐微; 低贱。
6. 【老师】 对教师的尊称,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在某方面值得学习的人。
7. 【表情】 从面部或姿态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达意|这个演员善于~;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严肃|脸上流露出兴奋的~。
8. 【通过】 通行;穿过; 议案等经过法定人数的同意而成立; 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达到某种目的; 征求有关的人或组织的同意或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