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4-22 16:51:40

句子

学生在准备演讲稿时应该咬文齧字,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4 23:07:44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学生在准备演讲稿时应该咬文嚼字,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 主语:学生
  • 谓语:应该咬文嚼字
  • 宾语:(无具体宾语,谓语动词为动作性动词)
  • 状语:在准备演讲稿时
  • 目的状语:这样才能打动听众

句子为陈述句,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表达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建议或规则。

词汇学*

  • 学生:指正在学*的人,特别是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人。
  • 准备:指为某事做前期工作或安排。
  • 演讲稿:指为演讲而准备的文本。
  • 应该:表示建议或义务。
  • 咬文嚼字:指对文字进行仔细推敲,力求精确和深刻。
  • 打动:指触动人的情感,使人感动。
  • 听众:指听演讲或音乐会等的人。

语境理解

句子出现在教育或演讲准备的语境中,强调了在准备演讲稿时对文字的精细处理对于打动听众的重要性。

语用学分析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用于提供建议,语气较为正式和鼓励性,旨在强调细致工作的重要性。

书写与表达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 为了打动听众,学生在准备演讲稿时必须细致入微地处理文字。
  • 学生在撰写演讲稿时,若能精心雕琢每一个字词,将更有可能感动听众。

文化与*俗

“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文字的重视,强调了文字的精确和深刻对于表达思想的重要性。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Student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oice of words when preparing a speech, so as to move the audience.
  • 日文:学生はスピーチの原稿を準備する際、言葉を慎重に選ぶべきです。そうすることで聴衆を感動させることができます。
  • 德文:Schüler sollten bei der Vorbereitung einer Rede auf die Wortwahl achten, um das Publikum zu bewegen.

翻译解读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句的意思和语气,同时注意到了不同语言在表达上的细微差别。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句子在教育或演讲准备的上下文中使用,强调了文字处理的重要性,这与重视教育和公共演讲的文化背景相契合。

相关成语

1. 【咬文齧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相关词

1. 【准备】 预先安排或谋划准备上课|准备衣服|作了充分准备; 想我准备提出申请。

2. 【听众】 听讲演﹑音乐或广播的人。

3. 【咬文齧字】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4. 【学生】 在学校读书的人;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

5. 【打动】 使人动心;使人感动; 敲动,敲起。

6. 【这样】 这样。

相关查询

妻贤夫祸少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妻荣夫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贯道 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逞娇斗媚 谗贷 忘年交 列土分茅 革字旁的字 闲宁 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齐字旁的字 鸾颠凤倒 赤字旁的字 牙轮 力字旁的字 宝惜 镸字旁的字 负重吞污 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