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29 08:28:28

句子

在古代,无方之民指的是那些没有固定居住地、四处流浪的人。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3 01:51:12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古代,无方之民指的是那些没有固定居住地、四处流浪的人。”

  • 主语:无方之民
  • 谓语:指的是
  • 宾语:那些没有固定居住地、四处流浪的人
  • 时态:一般现在时
  • 语态:主动语态
  • 句型:陈述句

词汇学习

  • 无方之民:指的是没有固定居住地的人,即流浪者。
  • 固定居住地:固定的住所或居所。
  • 四处流浪:没有固定目的地,到处漂泊。

语境理解

  • 特定情境:古代社会,人们通常有固定的居住地,而无方之民则是例外。
  • 文化背景:古代社会对居住地的重视,以及流浪者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方式。

语用学研究

  • 使用场景: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讨论中,描述古代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
  • 礼貌用语:无特别涉及。
  • 隐含意义:可能隐含对流浪者生活方式的评价或看法。

书写与表达

  • 不同句式
    • 古代社会中,那些没有固定居住地、四处流浪的人被称为无方之民。
    • 无方之民,即古代那些四处流浪、没有固定居住地的人。

文化与习俗

  • 文化意义:无方之民可能与古代的游牧民族、乞丐、艺人等群体相关。
  • 成语、典故:可能涉及古代对流浪者的描述和评价。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In ancient times, the term "无方之民" referred to those who had no fixed residence and wandered around.
  • 日文翻译:古代では、「無方之民」とは、固定された居住地がなく、あちこちを放浪する人々を指します。
  • 德文翻译:In der Antike bezeichnete der Begriff "无方之民" diejenigen, die keinen festen Wohnsitz hatten und herumwanderten.

翻译解读

  • 重点单词
    • 无方之民:those who had no fixed residence / 固定された居住地がない人々 / diejenigen, die keinen festen Wohnsitz hatten
    • 固定居住地:fixed residence / 固定された居住地 / festen Wohnsitz
    • 四处流浪:wandered around / あちこちを放浪する / herumwanderten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 上下文:可能出现在历史书籍、社会学研究或文化讨论中,描述古代社会的特定群体。
  • 语境:强调古代社会对居住地的重视,以及流浪者的特殊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

相关成语

1. 【无方之民】 古指不知礼法的人。

相关词

1.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2. 【固定】 不变动或不移动的(跟‘流动’相对)~职业丨~资产; 使固定把学习制度~下来。

3. 【无方之民】 古指不知礼法的人。

4. 【没有】 犹没收。

5. 【流浪】 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汉丨~儿|~街头。

6. 【那些】 哪里。表示反诘; 哪里∥处。

相关查询

欢蹦乱跳 欢蹦乱跳 欢蹦乱跳 欢蹦乱跳 欢蹦乱跳 欢欣踊跃 欢欣踊跃 欢欣踊跃 欢欣踊跃 欢欣踊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后开头的成语 曾闵 耳濡目染 良玉不雕 包含鹤的成语 挽牵 责结尾的成语 钉子 五雷轰顶 殄毙 兀字旁的字 包含珍的成语 顾盼生姿 七嘴八舌 舟字旁的字 火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煎盐迭雪 示字旁的字 包含岸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