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8 02:09:23
九儒十丐的比喻让我们意识到,知识的价值不应被物质条件所限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20:30:39
句子:“九儒十丐的比喻让我们意识到,知识的价值不应被物质条件所限制。”
这是一个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这个句子强调了知识的价值超越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在特定的情境中,这可能是在讨论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或知识分子的地位等问题时提出的观点。
这个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物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它可以用在教育、社会学或哲学讨论中,传达对知识价值的肯定和对物质限制的批判。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九儒十丐”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社会,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这个成语的使用体现了对知识分子地位的反思和对知识价值的肯定。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句的语义和强调点,即知识的价值不应受物质条件限制。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略有不同,但核心意义保持一致。
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教育公平、社会阶层流动或知识分子的地位时出现。它强调了知识的价值不应受物质条件限制,反映了对于知识重要性的肯定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1. 【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1. 【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2. 【价值】 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积极作用这些资料很有参考~ㄧ粗制滥造的作品毫无~。
3. 【意识】 觉察(常跟“到”字连用):天还冷,看见树枝发绿才~到已经是春天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
4. 【我们】 代词。称包括自己在内的若干人。
5. 【比喻】 修辞手法,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打比方。
6. 【知识】 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其初级形态是经验知识,高级形态是系统科学理论。按其获得方式可区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 有关学术文化的知识界|知识分子; 相识;朋友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
7. 【限制】 规定的范围出入没有时间限制; 约束旧的生产关系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