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41:42
刻烛成诗的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19:46:12
句子:“刻烛成诗的技艺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是一个陈述句,表达了一个事实或观点。句子使用了现在时态,表明这种技艺的需求是持续存在的。
句子强调了“刻烛成诗”的技艺不仅需要实践,还需要深厚的文学知识。这可能是在讨论文学创作的高级阶段,或者是强调文学创作的复杂性和深度。
这句话可能在文学讨论、教育背景或艺术培训中使用,强调了文学创作的难度和所需的努力。它传达了一种对文学艺术的尊重和对其复杂性的认识。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刻烛成诗”可能源自某种文学传统或习俗,强调在特定环境下的创作。这可能与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或创作习惯有关,如在夜晚烛光下进行文学创作。
1. 【刻烛成诗】 刻:用硬物划;烛:蜡烛;诗:诗句。用刀在蜡烛上刻痕,同时提笔作诗。形容才思敏捷。
1. 【刻烛成诗】 刻:用硬物划;烛:蜡烛;诗:诗句。用刀在蜡烛上刻痕,同时提笔作诗。形容才思敏捷。
2. 【底蕴】 详细的内容;内情:不知其中~;蕴含的才智、功力等:先生的学问很有~;文明的积淀:中华文化~深厚。
3. 【技艺】 富于技巧性的表演艺术或手艺:~高超|精湛的~。
4. 【文学】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5. 【深厚】 (感情)浓厚:~的友谊|~的感情;(基础)坚实:这一带是老根据地,群众基础非常~。
6. 【练习】 反复学习,以求熟练~心算 ㄧ~写文章; 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等~题ㄧ~本ㄧ做~ㄧ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