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9 20:30:36
在经济危机期间,许多企业被迫接受倍称之息的融资条件。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1 00:43:42
句子:“在经济危机期间,许多企业被迫接受倍称之息的融资条件。”
句子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被动语态,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在经济危机期间,由于资金紧张,许多企业不得不接受高利率的融资条件。这种情况在经济衰退时期较为常见,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即使面对高昂的利息也必须借款。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描述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强调企业在困境中的无奈选择。语气可能带有一定的无奈和悲观。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提到的“倍称之息”反映了经济危机时期金融市场的紧张状态,这种高利率的融资条件在经济衰退时期较为常见,反映了企业在困境中的无奈选择。
句子在描述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时,强调了企业在困境中的无奈选择。这种描述在经济危机相关的讨论中较为常见,反映了企业在资金紧张时的困境。
1. 【倍称之息】 倍称:借一还二;息:利息。取一还二的债款利息。指百分之百的高利贷。
1. 【企业】 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在经济上独立核算的组织,如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
2. 【倍称之息】 倍称:借一还二;息:利息。取一还二的债款利息。指百分之百的高利贷。
3. 【接受】 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任务 ㄧ~考验ㄧ~教训 ㄧ虚心~批评。
4. 【经济危机】 指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具体表现是:大量商品找不到销路,许多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增多,整个社会经济陷于瘫痪和混乱状态。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周期性;由于自然灾害、战争或工作严重失误而造成的生产猛烈下降、经济极度混乱和动荡的现象。
5. 【融资】 ;通过借贷、租赁、集资等方式而使资金得以融合并流通;通过借贷、租赁、集资等方式而得以融合并流通的资金。
6. 【被迫】 被逼迫;被强迫:~放弃丨我这样做完全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