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56:19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敬老恤贫的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16:26:45
句子:“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敬老恤贫的社会实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句子为陈述句,使用了一般现在时态,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学校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同情心。这种做法在教育领域中被认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句子在教育政策、学校宣传材料或教育研讨会中可能会被频繁使用,用以传达学校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在实际交流中,这种表述可能带有一定的官方或正式语气。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中的“敬老恤贫”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和扶贫济困的美德。这种价值观在的教育和社会实践中被广泛推崇。
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了原句的结构和意义,同时确保了目标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重点单词如“鼓励”、“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等在不同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准确表达。
句子在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强调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同情心方面的作用。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1.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1. 【他们】 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人。
2. 【培养】 用适宜的条件促进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培养花木|培养细菌; 训练;造就培养人才|培养接班人。
3. 【学生】 在学校读书的人;向老师或前辈学习的人。
4. 【实践】 实行(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诺言);人们有意识地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出真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 【敬老恤贫】 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6. 【社会】 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7. 【责任感】 自觉做好分内事的心情。
8. 【鼓励】 激发;勉励车间主任~大家努力完成增产指标丨大家的赞扬给了他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