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4:56:06
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那次事故,但他对遇难者有着一种无服之丧的同情。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3 02:10:04
句子:“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那次事故,但他对遇难者有着一种无服之丧的同情。”
句子结构为复合句,包含一个让步状语从句(尽管他没有直接参与那次事故)和一个主句(但他对遇难者有着一种无服之丧的同情)。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一个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某次事故,但他对遇难者有着深刻的同情。这种同情是内心深处的,无法通过外在的哀悼形式表达。语境可能是在讨论事故后的社会反应或个人情感表达。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表达对不幸**的深切同情,强调情感的内在性和深刻性。这种表达方式在安慰或支持他人时可能被使用,传达一种超越表面形式的关怀。
句子可能在讨论事故后的社会反应或个人情感表达。在不同文化中,对不幸**的同情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的情感共鸣是普遍的。句子强调了情感的内在性和深刻性,超越了表面的哀悼形式。
1. 【无服之丧】 指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
1. 【一种】 一个种类; 一个部族; 一样;同样。
2. 【同情】 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处境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并给予道义上支持或物质上帮助的态度和行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同情心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之中。是人类一种善良美好的道德感情。
3. 【尽管】 表示不必考虑别的,放心去做:有意见~提,不要客气|你有什么困难~说,我们一定帮助你解决;老是;总是:有病早些治,~耽搁着也不好;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他不接受我的意见,我有意见还是要向他提|~以后变化难测,然而大体的趋势还是可以估计的。
4. 【无服之丧】 指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