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4 19:44:45
两位作家在文学论坛上两贤相厄,各自阐述了对文学的不同理解。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12:53:48
句子:“两位作家在文学论坛上两贤相厄,各自阐述了对文学的不同理解。”
时态:一般现在时,表示当前或普遍的情况。 语态:主动语态。 句型:陈述句。
同义词扩展:
句子描述了两位作家在文学论坛上就文学的理解展开辩论。这种情境常见于学术或文学讨论中,反映了文学界对文学本质和价值的多元看法。
在实际交流中,这样的句子可能用于描述学术辩论或文学讨论的场景。使用“两贤相厄”增加了句子的文学色彩和深度,暗示了辩论的激烈和双方的高水平。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两贤相厄”源自**古代典故,常用来形容两位有才能的人在某个领域内的竞争或辩论。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辩论和学术讨论的重视。
英文翻译:"Two writers, both virtuous and in conflict, express their differing understandings of literature at a literary forum."
日文翻译:"二人の作家が文学フォーラムで賢人同士の対立を見せながら、文学に対するそれぞれの理解を述べている。"
德文翻译:"Zwei Schriftsteller, beide tugendhaft und im Konflikt, äußern ihre unterschiedlichen Verständnisse der Literatur auf einem literarischen Forum."
重点单词:
翻译解读: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1. 【两贤相厄】 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1. 【两贤相厄】 指两个有才能、德行的人互相为害。
2. 【作家】 治家,理家; 节俭。犹言做人家; 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佛教禅宗对善用机锋者之称; 行家;高手。
3. 【文学】 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4. 【阐述】 论述:~自己的见解|报告对宪法修正草案作了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