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17:28
兴文匽武的思想在古代中国被广泛接受,认为文化和武力是国家强盛的两个支柱。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2 05:42:50
句子:“兴文偃武的思想在古代**被广泛接受,认为文化和武力是国家强盛的两个支柱。”
1. 【兴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1. 【中国】 古时含义不一。或指京师,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以其在四夷之中)。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19世纪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全部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 【兴文匽武】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3.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4.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5. 【广泛】 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内容~|题材~|~征求群众意见。
6. 【强盛】 亦作"强盛"; 强大兴盛; 谓青壮年; 犹强健。
7. 【思想】 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想法;念头他早就有进大学深造的思想; 进行思维活动昨天下午,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停止思想了。
8. 【支柱】 起支撑作用的柱子。比喻中坚力量国家的支柱|他是厂里的主要支柱; 撑起;撑住这种局面他能支柱多久?
9. 【文化】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10. 【武力】 武卒; 军事力量; 勇力; 强暴的力量。
11. 【认为】 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