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30:37
通过书同文、车同轨,古代中国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一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21:49:15
句子:“通过书同文、车同轨,古代**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一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句子时态为过去时,语态为主动语态,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古代通过统一文字和车辆轨距,实现了文化上的统一,这种统一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这反映了古代在文化整合和统一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强调文化统一的重要性,或者在讨论历史和文化时作为例证。句子语气正式,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统一的赞赏。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句子在讨论**历史和文化时,强调了统一文字和车辆轨距对于实现文化统一的重要性。这种统一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1. 【中国】 古时含义不一。或指京师,或指华夏族、汉族地区(以其在四夷之中)。华夏族、汉族多在黄河南、北建都,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今河南省及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19世纪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全部领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宝贵】 极有价值;非常难得;珍贵:~的生命|时间极为~|这是一些十分~的出土文物;当做珍宝看待;重视:这是极可~的经验。
4. 【实现】 谓成为事实。
5. 【文化】 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连续性,决定文化的发展也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 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6. 【遗产】 公民死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在我国,遗产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历史上遗留、累积的精神财富艺术遗产|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