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8:53:49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是不即不离,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完全回避。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8 11:35:59
句子:“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总是不即不离,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完全回避。”
句子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句型为陈述句。
句子描述了某人对特定问题的态度,既不明确表态也不完全回避,表明他采取了一种中立或模棱两可的立场。这种态度可能在政治、商业谈判或个人关系中常见,特别是在需要谨慎处理敏感问题时。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表达可能用于描述某人的谨慎或犹豫不决。它可能隐含了对风险的规避或对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不同的语境中,这种表达可能传达不同的语气,如谨慎、犹豫或策略性。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成语“不即不离”源自传统文化,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或处理事务时的中庸之道。这种态度在文化中有时被视为一种智慧,特别是在处理复杂或敏感的问题时。
在翻译中,“不即不离”被翻译为“ambivalent”,准确地传达了既不接近也不远离的模糊态度。其他部分也保持了原句的结构和意义,确保了跨文化交流的准确性。
在上下文中,这个句子可能出现在讨论政治立场、商业决策或个人关系的文章中。理解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对于分析人物性格、预测行为或评估决策过程至关重要。
1.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1. 【不即不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2. 【回避】 让开;躲开:~要害问题;法律上指司法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由于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而不参加该案件的诉讼活动。
3. 【完全】 齐全;不缺少什么:话还没说~|四肢~;全部;全然:~同意|他的病~好了。
4. 【总是】 总归是;全都是; 纵然是;即使是。总,通"纵"。
5. 【看法】 对客观事物所抱的见解谈两点~ㄧ两人~一致。
6. 【表态】 表示态度。
7. 【这个】 亦作"这个"; 指示比较近的事物或人; 指代事物﹑原因或情况等; 表示夸张; 表示训斥。
8. 【问题】 要求解答的题目考卷上有六个问题|我提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 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交通问题|不成问题|没问题|写什么是一个问题,怎么写又是一个问题; 关键;重点问题在于廉政|问题在于资金; 意外事故出问题|发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