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4-29 01:59:01

句子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鼎立,各自称霸一方。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8 04:47:41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鼎立,各自称霸一方。”

  • 主语:魏、蜀、吴
  • 谓语:三分鼎立,各自称霸
  • 宾语:一方
  • 时态:一般过去时,表示在三国时期发生的事情。
  • 语态:主动语态。
  • 句型:陈述句,直接陈述一个历史事实。

词汇学*

  • 三国时期:指**历史上的三国时代,即公元220年至280年,由魏、蜀、吴三个政权并立的时期。
  • 魏、蜀、吴:三国时期的三个主要政权。
  • 三分鼎立:比喻三个政权并立,如同鼎的三足一样稳固。
  • 各自称霸: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占据主导地位。
  • 一方:这里指各自的地盘或势力范围。

语境理解

  • 句子描述的是**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即三国时期,三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 文化背景: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有许多相关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如《三国演义》。
  • 社会*俗:在那个时期,各个政权之间的争斗和联盟是常态。

语用学研究

  • 使用场景:这个句子通常在讨论**历史、三国时期或相关文化作品时使用。
  • 礼貌用语:无特定礼貌用语,但描述历史事实时通常保持客观和中立的语气。
  • 隐含意义:句子隐含了三国时期政治格局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

书写与表达

  • 不同句式:“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各自在其领域内称霸。”
  • 增强语言灵活性:通过变换句式,可以更生动地描述历史**。

文化与*俗

  • 文化意义:三国时期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成语、典故:“三分鼎立”是一个常用成语,用来形容三个力量并立的局面。
  • 历史背景: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策略和人物传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内容。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During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Wei, Shu, and Wu were in a tripartite balance of power, each dominating its own territory.
  • 日文翻译:三国時代において、魏、蜀、呉は三つ巴の勢力均衡を保ち、それぞれの領域で霸権を握った。
  • 德文翻译:Während der Drei-Reiche-Periode waren Wei, Shu und Wu in einer Dreier-Machtgleichgewicht, jeder dominierte sein eigenes Gebiet.

翻译解读

  • 重点单词
    • Tripartite balance of power:三方势力平衡
    • Dominating:主导,称霸
    • Territory:领土,地盘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 上下文:句子通常出现在历史书籍、学术论文或文化讨论中。
  • 语境:在讨论**历史、三国时期或相关文化作品时,这个句子提供了对当时政治格局的简要描述。

相关成语

1.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相关词

1.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2. 【三国】 魏、蜀、吴三国并立的时期(魏,公元220-265;蜀,公元221-263;吴,公元222-280)。参看1369页“魏”、1215页“蜀”、1387页“吴”。

3. 【时期】 发展过程中的一段时间。

相关查询

小本经营 小本经营 小本经营 小本经营 小本经营 小本经济 小本经济 小本经济 小本经济 小本经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传爵袭紫 鸣鞘 巛字旁的字 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隐榆 爿字旁的字 包含英的成语 午酒 取威定功 营私舞弊 叶柄 只身孤影 雨字头的字 食字旁的字 拙嘴笨腮 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发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