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2:18:28
父母对子女玉帛的期望往往超过了对他们真正幸福的关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6 10:05:17
句子:“[父母对子女玉帛的期望往往超过了对他们真正幸福的关心。]”
这个句子是一个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句子的结构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玉帛)与对子女真正幸福的关心之间的比较。
这个句子反映了在某些文化和社会中,父母可能更注重子女的物质成就(如学业、职业等),而忽视了子女的内心感受和真正的幸福。这种期望可能源于传统的价值观或社会竞争的压力。
在实际交流中,这句话可能用来批评或反思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它隐含了对父母期望的质疑,以及对子女真正幸福的重视。语气可能是批评性的或反思性的。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这个句子可能反映了某些文化中对子女成就的重视,以及对物质成功的追求。在一些社会中,父母可能认为通过提供物质条件可以确保子女的幸福,而忽视了情感和心理的需求。
在翻译中,“玉帛”被翻译为“material success”(英文)、“物質的成功”(日文)和“materielle Erfolg”(德文),强调了物质层面的期望。同时,“真正幸福”被翻译为“true happiness”(英文)、“本当の幸福”(日文)和“wahrer Glückseligkeit”(德文),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或社会价值观的上下文中出现。它可能用于批判或反思父母的教育方式,强调在追求物质成就的同时,不应忽视子女的情感和心理需求。
1. 【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1. 【他们】 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若干人。
2. 【关心】 (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
3. 【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4. 【幸福】 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剥削阶级把个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并把个人幸福建立在被剥削阶级的痛苦之上。无产阶级则把争取广大人民的幸竿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看作最大的幸福。认为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
5. 【往往】 常常; 处处。
6. 【期望】 对未来情况寄托希望或有所等待期望能有成功的一天; 又称数学期望”、均值”。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指随机变量ξ取值的加权平均数,其权数就是相应的概率或概率密度,常以eξ表示。期望由它的概率分布唯一确定,它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是随机变量最重要的数学特性。
7. 【父母】 父亲和母亲。
8. 【真正】 名义与实质完全相符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副词。表示非常肯定教室整理得真正干净|这商品真正好销。
9. 【超过】 由某物的后面赶到它的前面:他的车从左边~了前面的卡车;高出……之上:队员平均年龄~23岁|各车间产量都~原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