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7:41:18
他的生活哲学是安贫乐贱,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幸福。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6 14:21:38
句子:“他的生活哲学是安贫乐贱,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幸福。”
这是一个陈述句,使用了现在时态,表达的是一种状态或观点。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价值观,即不以外在的物质条件来判断一个人的幸福程度。这种观点可能与某些文化中强调精神满足和内在价值的社会*俗相契合。
这句话可能在讨论个人价值观、生活态度或社会现象时使用,强调内在满足感的重要性。在交流中,这种表达可能用于批评过分追求物质的社会风气,或者鼓励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幸福感。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这句话可能与某些文化中强调精神满足和内在价值的社会*俗相契合。例如,**文化中提倡的“知足常乐”观念,或者道家文化中的“无为而治”思想,都与这种生活哲学有相似之处。
在翻译中,“安贫乐贱”被准确地表达为“content with poverty and lowliness”(英文)、“貧しさや卑しさに安んじ”(日文)和“mit Armut und Niedrigkeit zufrieden sein”(德文),都传达了满足于贫穷和低贱生活的意思。
这句话可能在讨论个人价值观、生活态度或社会现象时使用,强调内在满足感的重要性。在交流中,这种表达可能用于批评过分追求物质的社会风气,或者鼓励人们追求更深层次的幸福感。
1. 【安贫乐贱】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1. 【哲学】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人们对整个世界。
2. 【安贫乐贱】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3. 【幸福】 个人由于理想的实现或接近而引起的一种内心满足。追求幸福是人们的普遍愿望,但剥削阶级把个人幸福看得高于一切,并把个人幸福建立在被剥削阶级的痛苦之上。无产阶级则把争取广大人民的幸竿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看作最大的幸福。认为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个人幸福依赖集体幸福,集体幸福高于个人幸福;幸福不仅在于享受,而主要在于劳动和创造。
4. 【物质】 哲学上指不依赖意识而可以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对一切可感知物的共同属性的概括,区别于各种实存的、特定的、具体的物质形态(如原子、气等)。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就是无限的始终运动的物质总体。物质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在时间上是永恒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物质的各种具体形态和构造则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指生活资料、金钱等。
5. 【生活】 指人或生物的各种活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蟋蟀的生活; 进行各种活动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活着;保存生命民非水火不生活; 生计;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方言。活儿做生活|这生活做得灵巧。
6. 【衡量】 比较;评定衡量得失|衡量利弊|衡量是非; 估量,考虑这件事该不该做,你要好好衡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