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10:43
夜蛾赴火,不顾一切地追求光明,即使知道危险。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5 17:03:28
句子:“夜蛾赴火,不顾一切地追求光明,即使知道危险。”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通过夜蛾赴火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一个人或事物为了追求理想或目标,不惜冒险,不顾一切的精神。这种表达常见于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的语境中。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常用于激励或赞美某人的勇敢和决心。隐含意义是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退缩,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句子通过夜蛾赴火的形象,传达了一种不顾一切追求理想的精神。在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这种比喻都具有相似的象征意义,即为了追求光明和真理,不惜冒险和牺牲。
1. 【不顾一切】 什么都不顾。
2. 【光明】 亮光:黑暗中闪出一线~;明亮:这条街上的路灯,一个个都像通体~的水晶球;正义的或有希望的:~大道|前途~;(胸襟)坦白;没有私心:~正大|~磊落|心地~。
3. 【危险】 亦作"危崄"。艰危险恶,不安全。谓有可能导致灾难或失败; 指险恶﹑险要之地。
4. 【夜蛾赴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5. 【知道】 谓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认识道路; 晓得,谓对事物有所了解﹑认识; 公文用语。犹知悉。多见于诏令; 犹厉害。
6. 【追求】 竭力寻找或探索追求真理|追求名利地位|他一生都在追求着光明; 特指向异性求爱他狂热地追求这位姑娘; 长篇小说。茅盾作。1928年发表。大革命失败后,章秋柳、史循、张曼青、王仲昭等几个青年知识分子愤世嫉俗,又悲观失望。有的虽不甘沉沦,想有所追求,但在社会的压迫下终遭失败,不能幸免消沉和堕落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