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12 18:44:26

句子

这篇文章的论点搔着痒处,让人深思。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2 07:19:07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这篇文章的论点搔着痒处,让人深思。]”

  • 主语:“这篇文章的论点”
  • 谓语:“搔着”
  • 宾语:“痒处”
  • 补语:“让人深思”

这是一个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词汇学习

  • 论点:指文章中提出的观点或主张。
  • 搔着:比喻性地指触及到关键或敏感点。
  • 痒处:比喻性地指某人的兴趣点或关注点。
  • 深思:指深入思考或反思。

语境理解

句子表达的是文章的论点触及了读者的兴趣点或关注点,引发了读者的深入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常见于文学评论或学术讨论中,强调论点的深刻性和启发性。

语用学分析

在实际交流中,这种表达方式用于赞扬文章的论点具有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入思考。语气通常是积极的,表达了对文章论点的认可和赞赏。

书写与表达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 “这篇文章的论点触及了关键点,引发深思。”
  • “论点深刻,触及了读者的内心,令人反思。”

文化与习俗

“搔着痒处”是一个比喻表达,源自于中医理论中对“痒”的治疗方法。在文化上,这种表达强调了论点的精准和有效性,能够准确地触及读者的兴趣点。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The arguments in this article hit the nail on the head, prompting deep reflection.
  • 日文:この記事の論点は、痒いところに手が届くようで、深く考えさせられる。
  • 德文:Die Argumente in diesem Artikel treffen den Nagel auf den Kopf und regen zu tiefem Nachdenken an.

翻译解读

  • 英文:使用“hit the nail on the head”这个成语,表达论点精准且有效。
  • 日文:使用“痒いところに手が届く”这个表达,强调论点的精准和有效性。
  • 德文:使用“treffen den Nagel auf den Kopf”这个成语,表达论点精准且有效。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在上下文中,这句话可能出现在对某篇文章的评论或讨论中,强调文章的论点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深入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在学术和文学领域中较为常见,用于评价文章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关成语

1. 【搔着痒处】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相关词

1. 【搔着痒处】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2. 【深思】 深刻地思考; 深深的思念。

3. 【论点】 议论中所持的观点以及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文章论点鲜明。

相关查询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卑陋龌龊 一口道破 耳刀旁的字 冲澡 辛字旁的字 沉重少言 哙哙 包含灵的词语有哪些 迷迭 惟利是趋 引为口实 日字旁的字 黄河水清 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负手之歌 小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