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2:51:10
历史上的暴君往往因为恶稔祸盈而最终被人民推翻。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20 21:18:39
句子:“历史上的暴君往往因为恶稔祸盈而最终被人民推翻。”
时态:一般现在时,表示普遍真理。 语态:被动语态,“被人民推翻”。 句型:陈述句。
同义词:暴君 - 者、专制者;推翻 - 颠覆、废黜。 反义词**:暴君 - 仁君、明君。
句子强调了历史上暴君的共同命运,即由于其残暴统治最终被人民推翻。这种表述反映了人民对正义和自由的追求,以及历史对暴政的审判。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以用来说明历史教训,警示现实中的统治者不要走上暴政的道路。同时,也可以用来激励人民在面对不公时勇于反抗。
句子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在于强调了人民的力量和正义的最终胜利。在**历史上,如秦朝的秦始皇、隋朝的隋炀帝等都被视为暴君,最终被人民起义推翻。
英文翻译:"Historically, tyrants are often overthrown by the people because their evil deeds have accumulated to the point of overflowing."
日文翻译:"歴史上の暴君は、しばしば悪行が蓄積し、禍が満ちることで人民によって打倒される。"
德文翻译:"In der Geschichte werden Tyrannen oft von den Menschen gestürzt, weil ihre bösen Taten sich bis zur Überfüllung angesammelt haben."
重点单词:
翻译解读: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1. 【人民】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与敌人相对的社会基本成员。由若干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构成,以劳动者为主体。在中国现阶段,人民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 【历史】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过去事实的记载;指历史学。
3. 【因为】 连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4. 【往往】 常常; 处处。
5. 【恶稔祸盈】 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6. 【推翻】 把竖立之物推倒; 谓打垮原来的政权或社会制度; 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
7. 【暴君】 暴虐的君主。
8. 【最终】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