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3:37
古代的寓兵于农政策,使得农民在农闲时也能接受军事训练。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6 19:05:15
句子:“古代的寓兵于农政策,使得农民在农闲时也能接受军事训练。”
这是一个陈述句,使用了现在完成时态的语态,表达了一种过去发生并持续影响到现在的状态。
这个句子描述了一种古代的政策,即在农闲时期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这种政策可能是为了增强国家的防御能力,同时不耽误农业生产。
这个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解释古代军事政策的特点,或者用于比较古代与现代军事训练的不同方式。
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这种政策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和军事的重视,以及如何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增强军事力量。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战争频繁、国家安全意识强烈有关。
在不同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词汇选择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思保持一致,即古代政策允许农民在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
这个句子可能出现在历史书籍、军事研究文章或教育材料中,用于解释古代军事和农业的关系。理解这种政策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对于全面把握句子的含义至关重要。
1. 【寓兵于农】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1. 【军事训练】 进行与战争有关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2. 【农民】 指务农的人。
3.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4. 【寓兵于农】 寓:寄寓,包含。指给农民以一定军事训练,平时务农,战时参战。或指军队屯垦。
5. 【接受】 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任务 ㄧ~考验ㄧ~教训 ㄧ虚心~批评。
6. 【政策】 国家、政党为完成特定的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是路线、方针的具体化。如中国为了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派遣大量留学生到发达国家去学习,请外国专家到中国来工作,都是行之有效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