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7-12 19:31:59

句子

在古代,即使两国相战,也不斩来使,这是国际间的一种基本礼仪。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09 12:19:26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在古代,即使两国相战,也不斩来使,这是国际间的一种基本礼仪。”

  • 主语:“不斩来使”是句子的核心主语。
  • 谓语:“是”是谓语,表示判断或解释。
  • 宾语:“国际间的一种基本礼仪”是宾语,解释了主语的性质。
  • 状语:“在古代”和“即使两国相战”是状语,分别描述了时间和条件。

词汇学习

  • 古代:指很久以前的时代。
  • 即使:表示假设或让步,即使某种情况发生。
  • 两国相战:两个国家之间发生战争。
  • 不斩来使:不杀害对方派来的使者。
  • 国际间:国家之间的。
  • 基本礼仪:最基本的礼貌或规则。

语境理解

这句话强调了即使在战争状态下,也要遵守一定的国际礼仪,即不杀害对方的使者。这反映了古代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文明和尊重。

语用学研究

这句话在实际交流中可以用来说明即使在冲突或敌对状态下,也应保持一定的文明和尊重。它传达了一种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应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书写与表达

  • “即使在古代的战争中,也不应杀害对方的使者,这是国际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 “古代战争时期,不斩来使被视为国际间的一种基本礼仪。”

文化与习俗探讨

这句话反映了古代国际关系中的一种文化习俗,即尊重外交使者的生命。这种习俗在现代国际法中也有体现,如《日内瓦公约》中对战俘的保护。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In ancient times, even if two countries were at war, it was not customary to kill the envoys, which was a basic etiquett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日文:"古代では、たとえ二国が戦争状態にあっても、使節を殺さないのが国際間の基本的な礼儀でした。"
  • 德文:"In der Antike war es selbst wenn zwei Länder im Krieg waren, nicht üblich, die Boten zu töten, was eine grundlegende Höflichkeit in den internationalen Beziehungen war."

翻译解读

这些翻译都准确地传达了原句的意思,即在古代,即使在两国交战的情况下,也不杀害对方的使者,这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基本礼仪。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句话通常用于讨论古代国际关系中的礼仪和道德准则,也可以用来强调即使在现代冲突中,也应尊重外交使者的生命和安全。

相关词

1. 【一种】 一个种类; 一个部族; 一样;同样。

2. 【古代】 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特指奴隶社会时代(有的也包括原始公社时代)。

3. 【国际】 属性词。国与国之间;世界各国之间:~协定|~关系;指世界或世界各国:~惯例|与~接轨|我国在~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4. 【基本】 根本:人民是国家的~;属性词。根本的:~矛盾|~原理;属性词。主要的:~条件|~群众;大体上:质量~合格|大坝工程已经~完成。

5. 【礼仪】 礼节和仪式:~之邦|~从简|~小姐|外交~。

相关查询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绝迹 杜门自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水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千仞无枝 浓密 有理走遍天下 包含血的成语 超逸绝尘 正告 霄堮 色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潘郎车满 缩迹 坐井窥天 艮字旁的字 厕身其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