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8:32:29
历史上的贤君多以垂拱之化来治理国家,使得社会和谐稳定。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5 11:45:18
句子:“历史上的贤君多以垂拱之化来治理国家,使得社会和谐稳定。”
句子为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句子描述了历史上贤明的君主如何通过德治来治理国家,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反映了古代**对于君主德治的重视,以及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的追求。
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讨论历史政治、社会治理或道德伦理等话题。它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治理模式,即君主应以德治国,而非仅仅依靠权力和法律。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句子中的“垂拱之化”是一个典型的**古代政治理念,强调君主应以德治国,而非仅仅依靠权力。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仁政”和“民本”理念相契合。
句子在讨论历史政治和社会治理时,强调了君主的德治对于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性。这种治理模式在**历史上被视为理想状态,反映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1. 【使得】 行,可以。亦常用为表示同意他人意见或应答他人之词; 可以使用; 致使。
2. 【历史】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地球的~|人类的~;过去的事实:这件事早已成为~;过去事实的记载;指历史学。
3. 【国家】 阶级统治的工具,同时兼有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它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自行消亡;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蒙古国是个内陆~。
4. 【垂拱之化】 垂拱:垂衣拱手,比喻无所事事,不费力气。旧时形容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5. 【社会】 人们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是自然环境、人口和文化。通过生产关系派生了各种社会关系,构成社会,并在一定的行为规范控制下从事活动,使社会藉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
6. 【谐稳】 谓既庄重而又诙谐。
7. 【贤君】 贤明的君主; 指封建时代贤明的贵族或地方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