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17:37:48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当以保障国利民福为最高原则。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5 07:33:07
句子:“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应当以保障国利民福为最高原则。”
这是一个陈述句,表达了一种应当遵循的原则。句子中没有明显的时态和语态变化,因为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
这句话强调了法律的目的和功能,即保障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在特定的政治和社会情境中,这句话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性和公益性。
这句话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强调法律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尤其是在讨论法律改革或政策制定时。它传达了一种对法律的尊重和对公共利益的重视。
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例如:
这句话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强调了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在历史上,法律往往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公共福祉的工具。
在翻译过程中,重点单词如“法律”、“制定”、“执行”、“保障”、“国利民福”和“最高原则”都需要准确传达原句的含义。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有助于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用法和文化背景,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灵活性和表达能力。
1. 【国利民福】 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幸福。
1. 【保障】 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人身安全|~公民权利;起保障作用的事物:安全是生产的~。
2. 【制定】 定出;拟订制定计划。
3. 【国利民福】 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幸福。
4. 【执行】 实施;实行坚决执行|执行命令|执行决定|执行上级指示; 依法定程序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行政处罚决定等付诸实施。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是强制性的。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等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由审判员移交给执行员强制执行,对方当事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5. 【法律】 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是阶级统治或阶级专政的工具;在我国,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如民法、刑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其他法律或一般法律,如婚姻法、律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