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时间: 2025-04-27 18:50:16

句子

土瘠民贫的地区往往缺乏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水电。

意思

最后更新时间:2024-08-15 08:29:22

1. 语法结构分析

句子:“土质贫瘠的地区往往缺乏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水电。”

  • 主语:土质贫瘠的地区
  • 谓语:往往缺乏
  • 宾语:基础设施
  • 状语:如道路和水电

这是一个陈述句,时态为一般现在时,语态为主动语态。

2. 词汇学*

  • 土质贫瘠:形容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 地区:地理上的一个区域。
  • 往往:表示通常情况下。
  • 缺乏:没有足够的数量或质量。
  • 基础设施:支持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设施和机构,如交通、通信、能源等。
  • 道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路径。
  • 水电:水和电力的供应。

3. 语境理解

这个句子描述了一个普遍现象:在土地贫瘠的地区,由于资源有限,通常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如道路和水电。这种现象可能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4. 语用学研究

这个句子在实际交流中可能用于讨论地区发展问题、政策制定或援助需求。它传达了一种客观事实,语气较为中性。

5. 书写与表达

  • “在土地贫瘠的地区,基础设施,包括道路和水电,通常是缺乏的。”
  • “基础设施的缺乏,如道路和水电,在土质贫瘠的地区是常见的。”

. 文化与

这个句子反映了基础设施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分配不均可能导致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俗中,对基础设施的重视程度和解决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7. 英/日/德文翻译

  • 英文翻译:Regions with poor soil often lack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oads and water and electricity supplies.
  • 日文翻译:土壌が貧弱な地域では、道路や水道・電力などのインフラが不足していることが多い。
  • 德文翻译:Regionen mit magerem Boden fehlen oft an Infrastruktur, wie Straßen und Wasser- und Stromversorgung.

翻译解读

  • 英文:强调了“often”(往往),突出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 日文:使用了“多い”(多),同样强调了这种现象的常见性。
  • 德文:使用了“oft”(经常),与英文和日文类似,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上下文和语境分析

这个句子可能在讨论地区发展、贫困问题或基础设施建设时出现。它提供了一个关于资源分配和地区发展不平衡的观察,可能用于政策建议、学术讨论或新闻报道。

相关成语

1. 【土瘠民贫】 土地贫瘠,人民贫穷。

相关词

1. 【土瘠民贫】 土地贫瘠,人民贫穷。

2. 【地区】 指较大的区域范围沿海地区|发达地区; 中国省、自治区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划分的区域。包括若干个县、自治县、市。不是一级行政区域。设立行政公署,作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0世纪80年代起,有些地区撤销,所管理的县、自治县、市改由地级市领导。

3. 【往往】 常常; 处处。

4. 【水电】 水和电; 指水力发电。

5. 【缺乏】 (所需要的、想要的或一般应有的事物)没有或不够:材料~|~经验|~锻炼。

相关查询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极哀来 乐昌之镜 乐昌之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尧鼓舜木 泥猪疥狗 一技之微 响彻云霄 机关用尽 鼎字旁的字 鲜繁 亠字旁的字 包含泊的成语 得意忘言 斗字旁的字 包含啦的词语有哪些 居中 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走之旁的字 中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